18362919499

重庆小学大棚温室改造方案
来源: | 作者:京盛科技 | 发布时间: 2025-03-05 | 95 次浏览 | 分享到:

重庆小学大棚温室改造方案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触自然科学,了解农业知识,重庆实验小学计划对校园内的大棚温室进行改造。江苏京盛科技有限公司为此次改造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实践学习场所,助力他们探索植物生长奥秘,提升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改造目标

 

1. 打造多功能实践空间:使大棚温室成为集植物种植、科普教育、实验探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区域,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引入先进技术与设备:运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因素的精准调控,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条件,同时也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


3. 丰富植物种类:种植各类蔬菜、花卉、草药等,不仅能让学生观察到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还能开展植物分类、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三、选址与现有条件分析

 

1. 选址:大棚温室位于校园东北方向,此处地势较为平坦,周边无高大建筑物遮挡,光照充足,且靠近水源和电源,方便水电设施的接入,有利于温室的建设和日常运行。


2. 现有条件:现有的大棚为简易塑料大棚,结构较为简单,设施陈旧,保温、保湿和通风性能较差,无法满足现代教学和植物生长的需求。但大棚的基础框架结构基本完好,可以在其基础上进行改造利用,以降低改造成本。


 

 

 

四、设计方案

 

1. 结构优化


1. 保留原有大棚的基础框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确保结构安全稳定。采用热镀锌钢管作为主骨架材料,增强其耐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2. 在大棚顶部增设可调节的遮阳网,根据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灵活调整遮阳率,避免植物受到过强光照的伤害。同时,安装通风天窗,保证温室内空气流通,有效降低温度和湿度。


 

 

2. 智能控制系统


1. 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根据预设的参数范围,自动控制通风设备、遮阳设备、灌溉设备等的运行,实现环境的精准调控。


2. 配备智能灌溉系统,采用滴灌或喷灌方式,根据植物的需水情况,定时定量进行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避免因过度浇水导致根部腐烂等问题。


 

 

 

3. 内部布局


1. 将大棚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种植区、科普展示区、实验操作区等。种植区根据植物的种类和生长习性进行分区种植,设置不同的种植槽和栽培架,采用土壤栽培、水培、立体栽培等多种栽培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种植技术。


2. 科普展示区通过展板、模型、实物等形式,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生态系统、农业发展历程等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学习平台。实验操作区配备实验台、显微镜、测量仪器等设备,方便学生进行植物实验探究,如植物细胞观察、光合作用实验等。


 

 

五、施工流程

 

1. 前期准备


1. 进行场地清理,移除大棚内的杂物和原有设施。


2. 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热镀锌钢管、遮阳网、通风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灌溉设备等。


3.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 基础加固与结构搭建


1. 对原有大棚的基础进行检查和加固,确保其承载能力满足新结构的要求。


2. 按照设计方案,搭建热镀锌钢管主骨架,安装支撑结构和连接件,确保大棚结构的稳固性。


 

 

 

3. 设备安装


1. 安装智能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并进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 安装遮阳网、通风天窗、通风设备等,确保温室内的光照和通风条件良好。


3. 安装智能灌溉系统的管道、喷头、水泵等设备,进行水压测试和调试,保证灌溉系统的正常工作。


 


4. 内部装修与布置


1. 在大棚内部铺设地面材料,如防滑地砖或防腐木地板,方便学生行走和操作。


2. 安装科普展示区的展板、模型、实物等,布置实验操作区的实验台、仪器设备等。


3. 在种植区安装种植槽、栽培架等设施,并填充种植基质,准备进行植物种植。


 

六、植物选择与种植计划

 

1. 植物选择


1. 蔬菜类:选择生长周期较短、易于栽培和管理的蔬菜,如生菜、小白菜、番茄、黄瓜、辣椒等,让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收获成果。


2. 花卉类:种植各种色彩鲜艳、花期不同的花卉,如矮牵牛、三色堇、天竺葵、菊花等,美化大棚环境,同时让学生了解花卉的栽培技术和观赏价值。


3. 草药类:选取一些常见的草药,如薄荷、紫苏、艾草等,让学生了解草药的药用价值和种植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兴趣。


 


2. 种植计划


1. 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季节特点,制定合理的种植计划。例如,春季可种植生菜、小白菜、番茄等蔬菜,以及矮牵牛、三色堇等花卉;夏季可种植黄瓜、辣椒等耐热蔬菜,以及天竺葵等花卉;秋季可种植菊花等花卉,以及一些秋季蔬菜;冬季可种植一些耐寒的蔬菜和草药,如菠菜、香菜、艾草等。


2. 在种植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播种、移栽、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种植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七、维护与管理

 

1. 日常维护


1. 定期检查大棚的结构、设备和设施,如发现损坏或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2. 保持大棚内部和外部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杂物和灰尘,防止病虫害滋生。


3. 定期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监测和控制的准确性。


 

 

 

2. 植物管理


1. 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合理调整灌溉、施肥、通风、光照等环境条件,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2. 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3. 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和整枝,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观赏价值和产量。


 

 

、预期效果

 

1.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参与大棚温室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植物种植的全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2. 校园环境美化:改造后的大棚温室将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种植的各种蔬菜、花卉和草药不仅能美化校园环境,还能为校园增添生机和活力。


3. 科普教育示范作用:学校的大棚温室可以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向周边学校和社区开放,开展科普讲座、参观学习等活动,传播农业知识和科学技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